制造壓力容器選材不僅要考慮材料的力學性能、彎曲性能、耐蝕性能及價格等因素,也要充分考慮可焊性等冷熱加工性能。
材料的正確選用是設計者的主要職責,直接關系到制造的難易程度和產品的安全性。如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隨著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Rm的提高,需提高鋼材的韌性及塑性:
用于焊接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限制C、S、P含量,壓力容器碳素鋼和低合金鋼依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Rm及是否用于低溫容器而進一步限制C、S、P含量。
設計時采用強度級別較高的材料時,還一定要注意有嚴格可行的技術要求并對制造企業(yè)的制造能力、制造經驗進行充分考察了解,不能將報價的高低作為評判標準。
另外,對于鋼材,應盡可能選擇壓力容器鋼;選用境外牌號的材料、新材料、材料制造單位制造的材料,應符合TSG 21的有關規(guī)定,便于制造、采購和使用。
設計壓力容器時,一方面應重視不同結構的選擇比較,另一方面對與制造工藝密切相關的結構,設計者可以只提要求而將具體結構的設計交由制造方選擇處理,這一點對設計單位中對制造工藝不甚熟悉的設計者尤為重要。
現以焊接結構為例,標準( GBIT 150.3)中給出的焊接結構僅是提示性的,制造時可以參照但并非要求強制執(zhí)行,實際上許多制造企業(yè)多年來已各自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常用焊接結構,除非特殊的接頭結構要求,設計者沒必要硬性規(guī)定坡口的型式、尺寸與角度,僅在圖樣上提出主要要求(如應全焊透或局部焊透)即可。
容器的檢驗周期,一般為每六年至少進行一次。對盛裝空氣和惰性氣體的制造合格容器,在取得使用經驗和一兩次內外檢驗確認無腐蝕后,檢驗周期可適當延長。壓力容器所用的全部金屬材料要具有優(yōu)良的性能,包括材料的力學性能、耐腐蝕性、耐高溫性和制作工藝等。設備法蘭是容器與介質輸送管道或儀表、安全附件管道等進行連接的附件。又稱壓力容器法蘭,用于連接殼體與殼體、殼體與平蓋、殼體與管板。